常言道:“人终有一死”,虽然,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人能逃过这个规律,但却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坦然面对这一问题,然而,你要明白,正所谓“众生皆苦,唯有自渡”,诚然,在生老病死面前,人人无处可逃,我想这一点人人都没有什么不同,不过,面对生老病死,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总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对于晚年生活,诗人刘禹锡则是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一直从容淡定地直面生命的衰老,尽管到了晚年,刘禹锡早就已经出现了身体机能衰退,人越来越瘦,头发稀疏、腿脚不便、视力减退等情况,同时,还饱受病痛的折磨,但是,刘禹锡却始终认为要坦然面对衰老和死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值得一提的是,面对衰老,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很是伤感,并写下了一首《咏老赠梦得》,在这首诗中表现出了非常消极悲观的情绪,整首诗如下:与君俱老矣,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从这首诗就能明显看出,白居易将迟暮之人的老态龙钟的模样展现得淋漓尽致,实在是让人沉默,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但是,同样面对衰老,刘禹锡为了安慰好友白居易也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酬乐天咏老见示》,那么,接下来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整首诗的内容如下: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前面开篇两句讲的是养老问题,其实意思也并不难理解,哪有人不忧虑衰老,老了以后又有谁来怜惜和关心,也就是说,很多人都是怕老无所依。
紧接着的四句的意思是:即身体日渐消瘦,衣服的带子越来越要收紧了;头发逐渐变得稀少,戴正的帽子不时就会自己偏斜到一边;书卷也早早就搁置了起来,不是不想看,而是为了爱惜眼睛;为了延年益寿,常年还要艾灸。由此可见,刘禹锡深知自己老了后,不好的地方,就是体衰多病。
反观,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写了年老后好的地方,即因为年龄大了,所经历的人事多了,看待问题自然也就深广了起来,所以仔细想起来,年老它也是一件幸事啊,只要我正确对待衰老,便可以心情畅快,从这里就能看出在说年老有利有弊,具体要看每个人的态度。
而最后两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便是刘禹锡的态度,即不要说天色晚了,太阳的霞光照样可以映红天,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句诗也成为了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
简单来说,刘禹锡想告诉好友白居易,老也有老的好处,只要克服了对老的忧惧心情就会无牵无挂舒服畅快,并且,只要我们能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从自怨自艾自怜自叹的情绪中挣脱出来,和年轻人一样有所作为。
很显然,这首诗跟白居易诗对于生死的态度截然不同,从中看到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认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还有对友人的真情关爱和劝勉。
诚然,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无论你喜不喜欢,它们都会在某个特定的阶段不约而至,面对衰老和死亡,与其避讳恐惧惶惶不可终日,不如坦然面对直视生死。只有正确看待老和死,才有可能把生着的每一天活出滋味和意义来。
总之,以上就是刘禹锡面对衰老时有感而发写的一首诗,实在是让人醍醐灌顶,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里,刘禹锡的诗作出现率极其高,尤其是在飞花令比赛环节更是出现得极为频繁。
经常读古诗词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大
从小学习古诗词和不接触古诗词的孩子差距有多大,从小爱读古诗词的孩子,不但能培养出优雅的心态和气质,不管是待人接物都十分懂礼貌,很招人喜欢,大人在空闲的时候,多读一读古诗词,能学到一种平和的心态,古人的诗词中有喜怒哀乐和为人处世的大智慧,这些即使是到了现在也不会过时。
再加上现在又是“大语文时代”,从全新改编的语文教材以及相关部门发出的通知就能看出,古诗词是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而孩子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未来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因此,很多教育专家就建议家长最好趁早安排孩子进行古诗词的学习。
读古诗词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自豪,特别是孩子们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还能感受韵律之美时,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记忆,同时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又能提高文化储备,阅读了解提升!
虽然,学习古诗词的好处真不少,但是,大多数孩子对于生涩难懂的古诗词都不感兴趣,基于这种现实需求,为了让孩子对古诗词感兴趣,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飞花令里读诗词》,要知道,飞花令需要诗词累积,也要临场反应机敏,很能体现参与者的才情,也体现了古人的诗词之趣。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本《飞花令里读诗词》,就是严格依循古代飞花令的行令规则进行编排的,诗词中经常出现的风、花、雪、月、暖、柳、晴、是、鸟、遇、松、故等百余个常见字,都能在书里找到对应的诗句,以字引诗,以诗解字。
倘若家长在家跟孩子一起玩飞花令的游戏,会激起孩子对古诗词更大的兴趣,更乐于去背诵,碰上学校有飞花令形式的诗歌比赛,这本书就是最好的通关素材,并且,平时写作文,孩子也可以对照着去找素材,适当引用一两句诗词,作文也容易得高分。
而且,不同于市面上简单的唐诗或宋词的集结,这本《飞花令里读诗词》几乎囊括了中国古诗词的精华。
从诗歌的源起——《诗经》《楚辞》,直到唐宋诗词、明清佳句,选取了数百位诗词大家的1000多首经典诗词,网罗的都是最精华的千古名篇。
其中还包括李白、刘禹锡、杜甫、陆游、辛弃疾、王昌龄、白居易、李清照、欧阳修等著名诗人的近千首诗词,诗词虽不是语文的全部,但想要语文学得好,诗词的根底是一定少不了!
它详细地讲出每一篇诗词背后的文化故事,以及诗词中提及到的人物,地理知等等,可以说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翻开它来细读经典,既能提高文学修养还能养成孩子对读书的好习惯,事半功倍。
现在这本书也不贵,只要35元,还不到一顿饭钱就可以让你不仅学习经典诗词,增加自身的学识,同时也间接影响并培养了孩子,一举两得。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
科技助农种好粮(新春走基层)春节期间,苍洱之间暖阳高照。云南大理市喜洲镇仁里邑村,种了一辈子地的杨双全发现自己成了“门外汉”。“我现在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