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阳光洒在山林上,房子映在风景里,干净整洁的小院,猫狗在闲逛,墙外满是瓜果蔬菜,主客如友……笔者不久前走进江苏省扬州市杭集镇的一些乡村民宿,发现这样的假日休闲状态正成为不少游客的新选择,很多游客直呼“在这样的民宿里找到了久违的乡愁”。
不同于酒店,有别于客栈,民宿近年来的兴起,与古镇、山乡、海滨等乡村地域特色结合紧密。这也造就了民宿的几个特点:一是承载着乡村田园的美丽风光和闲适的生活节奏,这对长期身处都市喧嚣和车水马龙的城市人群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二是民宿业发展与当地优势资源实现良性互动。民宿的承载力不单局限于修几栋仿古的房屋和碎石小路,还在于与当地冰雪、温泉、年俗体验等特色资源结合,不仅确保民宿在设计、装修上彰显个性,更以差异和特色打响乡村旅游名气。比如福建省霞浦县充分利用渔村特色文化发展民宿产业,四川省汉源县将老砖房等传统建筑改造成民宿,这些都是在“特”上下功夫,从“融”里挖资源。这些特点,让民宿一经问世就受到不少游客欢迎,并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
和很多新生事物一样,民宿面临如同质化严重、商业化过浓等问题。为促进民宿健康发展,文旅部等部门已开始对民宿进行评级认定,各地也陆续出台民宿管理规范,如在安全、卫生、环保以及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等方面设置准入“门槛”,在满足基本要求基础上发挥民宿从业者的创新创意,这些举措都有助于推动民宿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引导民宿健康发展。
民宿特别是乡村民宿实现长远发展,关键是找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产品属性看,民宿应该是一种个性化的产品,让游客来到这里既能获得标准化的服务,又能拥有个性化、差异化的体验。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和当地风景人文要素融合的程度,不仅是山水、土地、历史、文化、技艺等元素的融合,更是城乡人、财、物等要素的融合交流,这样才能唤醒农村沉睡资源,为民宿经济注入生机活力,让产业变得可持续。
民宿同样要在规范中发展。民宿运营者需要在服务和文化等方面具有创意思维,也需要在硬件设施、消防安全、地方承载能力等环节保留底线思维,眼睛瞄准市场需求和游客需要,脚下着眼地方和自身实际情况。只有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不断调整和优化思路,方能走出一条特色旅游发展之路,让更多游客在民宿里找到乡愁、“诗和远方”。(彭训文)
上一篇:西部装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开工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
科技助农种好粮(新春走基层)春节期间,苍洱之间暖阳高照。云南大理市喜洲镇仁里邑村,种了一辈子地的杨双全发现自己成了“门外汉”。“我现在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