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长被视为世界经济景气的主要原因。
据IMF分析,中国GDP增速每增长1%,就会推动其他亚洲经济体的平均GDP增长0.3%。
然而,中国经济实在让人看不透:
(资料图片)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5%,经济似乎有复苏的迹象。不料5月复苏势头开始放缓,其中,景气类指标横盘。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相较1—4月回落0.7个百分点;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4月下滑5.7个百分点。尤其是5月出口额同比下降0.8%,若以美元计价,则下降7.5%。
结构类指标持续下沉。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8%;而截至今年5月,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已高达20.8%。就连托底经济的大基建和房地产都开始不稳。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1—4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同期,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同比下降18.7%。
经济形势峰回路转也放大了对中国经济的解读空间。一如悲观者称半杯水为半空、乐观者称半杯水为半满,不少机构、专家看到了中国积极政策干预与潜在消费空间。同时,也有部分观点从经济增长放缓、人口迅速老化、创新能力受掣肘、生产增长乏力以及地缘局势紧张等角度分析得出“中国国力见顶”。
事实上,中国经济形势峰回路转不仅受到经典意义上各类周期的共同影响,最关键的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终极变量的影响。
福卡智库内部报告《经济形势峰回路转,判断趋势基本坐标》指出,
百年变局下,“3+2+1”涌现,既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形势起伏变化的主轴;也构成了判断经济发展趋势的基本坐标。
其中,3”是去产能、去WTO、去金融的宏观大势变量;“2”是发达经济体、后发经济体普遍逼近各自发展瓶颈;“1”是科技革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
“3+2+1”框架性变量的调整难以一蹴而就,当下只是打破了旧格局,却还没有形成新秩序——在“青黄不接”的断层期,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呈现增长萎缩与替代乏力的基本特征,这也大致框定了未来5年、10年乃至20年的经济走势。
上一篇:美被曝将宣布价值超3亿美元对台军援 外媒警告:可能激怒中国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
科技助农种好粮(新春走基层)春节期间,苍洱之间暖阳高照。云南大理市喜洲镇仁里邑村,种了一辈子地的杨双全发现自己成了“门外汉”。“我现在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