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坚持长期投资,可是账户已经持续亏损两年了,还有坚持的必要吗?
(资料图)
市场震荡、投资情绪低迷,投资者都很难赚钱。基金套牢了,忍痛割肉但是心有不甘,加仓担心市场继续下跌,难道只有躺平?
基金亏损,继续坚持还有必要吗?
事实上,这也不是唯一一次下跌,更不会是最后一次下跌,参考以往经验或许能解惑一二。
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创下5178点的历史高位。随后,市场迎来大幅下行,历时8年,上证指数迄今未能超越。8年里,大盘尚在3200点痛苦徘徊,累计跌幅达37%。同期,沪深300、深证成指、创业板、中证500等主要指数均下跌。
虽然各大指数一片惨淡,但是在结构行情下,擅长优选标的的权益类基金却都表现不俗。Wind数据显示,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从5178点以来至今,分别取得13.13%、14.14%的平均收益,远远好于同期上证指数等主要指数的表现,超额收益明显。
据wind数据统计,成立于2015年6月12日之前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四大类)共有1082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截至2023年6月12日,已有685只超越了2015年6月12日的高点实现了正收益,占比达67%,
也就是说,当初如果在高点选择买入一只基金,即使没做补救,经过长期持有,在8年后的今天也有一半以上的概率重回正收益。
通过补仓等方式缓解焦虑
当前市场在大幅下行中已经具备了不错的性价比,不少板块出现机会,价格相对便宜,虽然买入价低不意味着一定盈利,但是跌出安全边际后,长期胜率或有望提升,此时也可选择适当补仓,有望在反弹来临时更快回本。
在选择补仓之前,建议先给持有的基金做个完整的“体检”,分析究竟是哪些原因引起的亏损?如果持有基金时间较短,而基金短期表现不佳,其实不必太过担心,市场风格、情绪都可能影响净值变化。如果持有基金时间已经超过一年,需要判断一下,是市场原因还是基金本身的原因。比如,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可能要及早抽身,就不要越跌越补了;如果是情绪原因,但是长期投资逻辑不变,则需要一些耐心再等待。
市场如四季,有大涨就有大跌,希望又在绝望中诞生。伴随着行情回暖,优秀的基金有望迎来不错的表现。补仓也要注意:
1.补仓要慢
投资也要合理规划,避免一下跌就着急补仓,如果后续继续下跌,往往会因为本金用光错过了真正的补仓机会,并没有真正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2.价差要大
忍住了着急补仓的冲动,看清了场上局势,那么如何设置具体的补仓比例。
一种看市场环境:熊市可拉大补仓比例,比如超过30%再补;牛市可适当降低补仓比例,比如10%。一种看投资标的:具体标的涨跌幅并没有共性,赛道型基金相较指数型基金,波动更大,所以具体比例可参考单只基金的年内最大回撤。
3.择优补仓
考察准备补仓的基金是否优质标的,历史中长期业绩优异、基金经理理念备受认可的基金可优先补仓。
黎明前的黑夜是最黑暗、最难熬的,坚定投资信念,也许黎明很快就要到来。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人工智能投资存在固有缺陷,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基金运用人工智能投资的风险收益特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投资基金应当通过基金管理人或具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其他机构购买和赎回基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单详见基金《招募说明书》以及相关公告。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
科技助农种好粮(新春走基层)春节期间,苍洱之间暖阳高照。云南大理市喜洲镇仁里邑村,种了一辈子地的杨双全发现自己成了“门外汉”。“我现在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