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2023年陕西西咸新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系列活动在泾河新城茯茶镇景区开启。
(相关资料图)
“茯满之筵”优雅的舞姿、战鼓传来震天的鼓声、多彩的霓裳华服……让现场观众仿佛穿越悠久的历史,还有非遗互动展销大集、非遗影像展等宣传展示活动,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非遗之美。
伴随着幽幽古乐声,身着各种华服的演员罗衣飘飘、环佩满身,小家碧玉亦或是仙气飘飘,尽情展示着大家闺秀、文雅公子的仪态,彰显传统服饰之美、创新创意之美。
“没想到,这次来茯茶镇景区旅游,居然与这些极具特色的‘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不虚此行。”游客张女士说。
在不远处的非遗互动展销大集上,五陵塬黑陶制品、彩贴剪纸、皮影等文化特色非遗摊铺依次排开,匠心、手艺、美食、技艺荟萃一堂。五陵塬黑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忙得不亦乐乎,除了向群众介绍了他带来4件精美展品,还指导前来群众亲手体验雕、刻、镂、书、画五功为一体的综合影刻技法。
依托承载着传统智慧与历史底蕴的非遗文化,在“研学游”的热潮里,西咸新区围绕茯茶、秦腔、剪纸、古琴等陕西特色非遗资源,打造了中国茯茶博物馆、三秦非遗馆、国学馆、崇文塔、诗经里等非遗研学旅行基地,推出了系列精品研学旅行线路,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非遗的生机和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活动旨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切实让古老的非遗文化以崭新的面貌焕发生机。”西咸新区宣传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西咸新区共有非遗项目17项,非遗传承人20余人,西咸新区非遗进景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立后,在这里可以对话古今,见证传统技艺登上时尚舞台,探索非遗产业,聚势汇能,推动西咸新区文化“活”起来,带动文化旅游“火”起来。
本次活动重点推出古典艺术主题体验游与传统文化主题品质游2条非遗旅游线路。线路沿着沣河流域和渭河流域分布,将牛郎织女传说、茯茶制作技艺、古琴制作技艺、秦汉战鼓、黑陶技艺等非遗项目与昆明池·七夕公园、茯茶镇、诗经里小镇、大秦文明园等景区串联,让文化遗产从典籍、考古、博物馆走向群众、贴近群众。
下一步,西咸新区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特色非遗旅游文化品牌为抓手,全力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满足游客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和旅游消费体验和需求。
(相关单位供图)
上一篇:我市2023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延期至6月底|天天热头条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
科技助农种好粮(新春走基层)春节期间,苍洱之间暖阳高照。云南大理市喜洲镇仁里邑村,种了一辈子地的杨双全发现自己成了“门外汉”。“我现在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