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很多地名的由来,往往有其浓厚的历史底蕴,或历史事件,或地理环境。“湖口”的名字就是后者。因位于鄱阳湖与长江的连接处,故名“湖口”。
经当地人介绍,湖口自古便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交通要塞。出鄱阳湖的船舶,经湖口进入长江黄金水道,上达云南水富,下至长江入海口。优越的地理环境,培养了湖口人善用广阔的胸襟看万物。
丰沛的水域里,打此经过的不只是货运船舶,还有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长江江豚。在与陈锦平、舒银安等昔日渔民交流时,记者深刻感受到,江豚对于他们而言,亦师亦友。
过去,经验丰富的渔民循着江豚的足迹,总能收获满满。但后来,长江江豚少了,渔民的收获也少了。危机感曾让这些渔民脊背发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能在湖口县迅速生根发芽,源自当地人目睹了母亲河的受伤,更觉察到该为她做些什么了。
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的号角吹响前,湖口勇当试点先锋兵,积极打头阵。政府给的政策足,渔民响应很热烈。拖船上岸,上交捕捞证,积极转岗再就业。沿袭数辈的渔猎职业戛然而止,没有引来怨言,引来的却是昔日渔民踊跃抢当“护渔人”“护江人”。乘风破浪、日夜守护,他们跟记者说得最多的话是“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子孙后代;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胸怀万物,怎忍珍稀物种陷入濒危。从“水上凤凰”水雉到中华鲟,从“长江三鲜”刀鲚到鳤……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持续推进,长江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濒危物种“重出江湖”,生物多样性家底持续“增厚”。
生态多样性的保护,离不开全民参与。从600余户退捕渔民到七旬老中医,从长江巡护队到志愿者,从党员干部到企业家,都在为打造美丽家园贡献力量。这背后,印证着: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刻进了湖口人的骨子里。
难能可贵的是,湖口探寻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水平转化的独特路径。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开发,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吸引众多企业、大项目、好项目抢滩登陆湖口。守护绿水青山,拥抱金山银山,湖口县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发展新图景注入澎湃动力。(央广网记者 刘培俊)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
科技助农种好粮(新春走基层)春节期间,苍洱之间暖阳高照。云南大理市喜洲镇仁里邑村,种了一辈子地的杨双全发现自己成了“门外汉”。“我现在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