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4月28日,国联证券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6.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9.79%。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818.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0%。国联证券表示,一季度业绩增速相比同业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公司基数较高。去年一季度,国联证券的净利润增速超过20%。在上述高基数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公司继续保持了稳健增长。
4月21日晚,国联证券发布了《关于收购中融基金75.5%股权获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公告》,这意味着在完成相关工商变更登记后,国联证券正式成为中融基金的控股股东。自2月7日官宣之后,千亿公募中融基金正式易主,国联证券泛财富管理转型布局再下一城。
根据公开资料,中融基金成立于2013年5月,注册资本7.5亿元,旗下拥有权益、固收、数量、策略四大业务条线,涵盖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等各类产品,拥有QDII基金管理人、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人等业务资格。截至2022年末,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超1390亿元。
此次国联证券通过外延式并购,两个多月完成了公募赛道布局。国联证券表示,通过收购中融基金股权并成为其控股股东,补齐了公募牌照短板,丰富了客户服务方案和策略,增加了公募REITs、养老投资产品等创新业务品种,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居民财富保值增值、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对公司推进泛财富管理战略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业内人士分析,依托控股股东国有上市券商的资本实力、抗风险能力,中融基金有望进一步拓展与银行渠道包括代销业务在内的多方位合作空间,提升零售客户占比,优化客户结构。同时,国联证券在财富管理领域的专业经验,也能帮助中融基金在产品设计开发等方面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并通过自身客户资源和金融产品代销能力,为中融基金客户开拓和规模增长提供强大的支持。
如何充分发挥公募基金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促进现有财富管理业务与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协同发展?国联证券表示,控股中融基金后,将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强化整合投研能力、客户资源、销售渠道和风控体系,促进公募REITs、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顾问、养老金金融服务等创新业务长足发展,提升公司整体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进而形成公司新的利润点,更好服务居民理财和实体经济发展。(王彦琳)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
科技助农种好粮(新春走基层)春节期间,苍洱之间暖阳高照。云南大理市喜洲镇仁里邑村,种了一辈子地的杨双全发现自己成了“门外汉”。“我现在
X 关闭
X 关闭